伊朗空军现代化升级之路:多国装备构建立体防御网 近年来,伊朗空军在有限军费条件下(约100亿美元)优先保障人员维持和导弹研发,外购装备预算捉襟见肘。为快速提升战力,伊朗采取先应急后升级策略:2025年9月23日,从俄罗斯紧急引进的米格-29战机降落在设拉子空军基地。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阿布尔法兹尔·佐赫雷万德表示,这批战机将重点防卫中南部核设施与导弹基地,防范美以可能的军事行动。 这款苏制战机对伊朗而言并不陌生——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至尊配资,伊拉克逃亡的米格-29就让伊军方眼前一亮。此后通过军购获得的同型机至尊配资,长期部署在德黑兰、纳坦兹和布什尔等战略要地。值得注意的是,伊朗曾考虑性能更优的中国歼-10CE战机(该机型在2019年印巴冲突中曾击落法制阵风与俄制苏-30),但因采购苏-35S、S-400防空系统及红旗-9BE耗尽十年外购预算,最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案。 据透露,伊朗国防部长曾专程赴华洽谈40架歼-10C及配套预警机采购,意图对抗以色列F-35I隐身战机。但俄罗斯延迟交付苏-35促使德黑兰转向现成的米格-29MK2。这批经现代化改造的战机可搭载R-37中程空空导弹,配合地面防空系统形成立体防御。佐赫雷万德证实,后续将接收苏-35及中俄防空系统,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。 在防空系统方面,中国制造的红旗-9BE成为伊朗升级重点。其HT-233相控阵雷达具备强抗干扰能力,可同时追踪50个目标并引导6枚导弹攻击3-6个目标,对同一目标还能实施5秒间隔的连续打击。虽然米格-29机载雷达性能有限,但通过数据链共享地面雷达信息,可有效延伸防空火力网。而苏-35将负责东地中海方向远程威慑,形成攻防兼备的作战体系。2024年1月,革命卫队将领阿里·沙德马尼已公开确认苏-35到货。
展开剩余42%发布于:天津市指南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